恆春歷史|舊地名瑯嶠的由來,排灣族、卑南族、斯卡羅王國的發展

恆春歷史|舊地名瑯嶠的由來,排灣族、卑南族、斯卡羅王國的發展

南臺灣 屏東 台灣旅遊

小米麻糬很多歷史所學,是由旅行而來的,常常是因為到當地旅行中,看到的景點,尤其是古蹟有興趣,進而引發想要了解以前歷史一二,墾丁、恆春,算是小米麻糬常常會去的地方,很多人不知道恆春舊地名,它就叫做”瑯嶠”,這名稱跟排灣族有關,也跟後來過來恆春的卑南族,甚至又再後面的斯卡羅王國有關,我在恆春的西門發現到一塊碑上寫著”恆春舊史簡介”,覺得寫得很簡要易懂,對於”落落長的歷史”可以簡要交代清楚,覺得很正面,因此把它紀錄在我的部落格….

恆春舊史

恆春原為排灣族傳統生活領域,通稱的恆春舊地名為”瑯嶠”,排灣語意思是原本在車城沿海生長茂盛的白色”文殊蘭”,並非只現今恆春古城的所在地。

約14世紀後,卑南族勢力由台灣東部,沿海岸線南下至恆春半島,並統治本地排灣族人,被稱為”斯卡羅王國“。

稍後,阿美族、馬卡道族、以及來自中國廣東、福建之入墾移民,陸續進入斯卡羅王國勢力範圍,並向墾地所屬之頭目繳交”蕃租”,或透過通婚而免繳,為鄭成功軍隊佔領的車城等地除外。

公元1874年發生”牡丹社事件“,中國清朝因故欲將政權延伸至本地,於公元1875年向斯卡羅王國之龍鑒社頭目購地,設憲並築城牆,同時將”瑯嶠”一名改為”恆春”,恆春縣城的誕生,代表漢人勢力正式進入本地。

自此之後,漢人由廣東、福建兩地大批蜂湧而至,使得本地原住民生活及文化遭到嚴重衝擊,並快速漢化。

公元1895年,日本領台,將斯卡羅王國領域,劃為”瑯嶠下十八蕃社”,將排灣族”大龜文王國”領域,劃為”瑯嶠上十八蕃社”,公元1901年,日本將楓港溪一線以南(現今牡丹、滿州、車城、恆春全境、獅子及枋山鄉一部分),改制為”恆春廳”。

今”西門廣場”及”廣寧宮”廟址,原為排灣語”bokorukoruan”,意思指的是”放很多人頭的地方”,存放處就是廟內神龕的珊瑚礁洞內,和人稱珊瑚礁為”饕山”以及礁洞為”猴洞”,這裡原本是斯卡羅王國之龍鑾社祭祀的聖地。

今”帆船石”至”鵝鑾鼻”一帶,原名排灣語”koruan”意思是”頭的地方”,指帆船石這顆珊瑚礁像人頭之地,koruan音”郭魯岸”,念快一點就會變成暪南語音”鵝鑾”。

旅行團|2022跟著小米麻糬遊台灣

來看看2022年小米麻糬帶路,還有那些行程? https://showmego.tw/showmego-taiwan-tour/

小米麻糬帶路旅行團,採預約制,請先填表單: https://forms.gle/3Aj7dTtGjM9w2p4r9

社大課程|小米麻糬社大旅遊課程、手機美拍課程

【社大課程】小米麻糬老師,各社區大學旅遊課程~南港、大安、大同、萬華、信義社大(招生中)

請點入圖案標籤,加入小米麻糬的社群,不漏接新訊息!

showme-shop

合作提案~邀約、邀稿、演講|小米麻糬

Facebook Comments Box

你也許會喜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