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以港口命名的火車站有高雄港站、花蓮港站及台中港站,有個"港"字,這樣好像火車站都臨海喔?不、不,台中港火車站是不靠海的,還相差好幾公里耶!這天小米麻糬帶大安社大的學生來到台中,來趟最愛的鐵道之旅教學,除了認識、認識台中港這條支線,台中港火車站也有很多寶喔,台中港車站的賴站長還親自來接待我們……
在認識台中港火車站之前,先來認是台中港支線這條鐵道,因為台中港站同屬於台鐵海線和台中港線,也是交接分岐處,以此為據點,向外延伸一條台中港線,通向台中港區。
台中港線以載貨為主、客運為輔
台中港線最早只有7.8公里,在民國63年3月19日完工,後來於通車後,在65年8月5日改稱台中港務局專用側線,同年10月30日該線由台鐵接管,10月31日台中港線終點處設台中港站,74年4月1日甲南站改名台中港站,原台中港站更名為台中港站貨運辦公室(廢站),同年7月1日台中港站升為二等站。支線後經陸續增建,線長延為13.86公里。
這條貨運線以運送煤、穀物為主,也兼運客運,我們在這裡也看到了很多的貨列車,時而是載煤的黑色列車廂,時而是載穀類的灰白列車廂,更多時候是”黑、白”相間的列車廂,往來穿梭於這條鐵道。
下圖是載運如大豆、玉米等之類穀物的列車廂,它有個專有名詞,稱之為“穀斗車”。
台中港支線鐵道,在日據時期,日本人本來有興建”新高港“(初擬名為梧棲港)的建港計畫,後來因故中斷工程,這條鐵道也隨之淹沒荒廢,直到70年代十大建設的台中港工程建設,台鐵將其納入「台中港區支線。
台中港火車站在哪裡?
由台鐵海線的台中港火車站,向左邊的台中港區延伸了一條支線。
說到台中港火車站,在日據時期,本名是”甲南驛”(大甲溪的南邊),是後來才改名為”台中港站”的,1922年10月11日設站。
1922年10月11日設站,原站名為甲南(大甲溪之南)驛,民國60年7月30日改為簡易站由大甲站管理。65年5月1日升為三等站,74年4月1日改稱台中港站,同年7月1日升為二等站,現有站房於76年3月12日落成。
台中港的往北上一站是大甲站,相距5.3公里。
台中港的往南下一站是清水站,相距6公里。
台中港站有很多寶,這裡有台鐵現存不多的“臂木式號誌機”。
所謂的“臂木式號誌機”(Semaphore Signal),簡單講就是火車的紅綠燈啦!
火車進出站,需要看這長長的柱子上,左邊有個較短的紅白相間的短木稱為”臂木”,這樣像不像一個人站著,張開手臂向外伸直?
當紅白相先間的”臂木”是平行與其柱子呈90度角時,此時就是火車的”紅燈”,代表”險阻”,火車不能進站喔!
當紅白相先間的”臂木”是像下圖與其柱子呈45度角時,此時就是火車的”綠燈”,代表”平安”,火車可以通行進站了。
要更進一步了解”臂木式號誌機”,看這一篇 http://hualienrailway1909.blogspot.tw/2011/11/blog-post.html,有更精進的解說喔!
“號誌閘柄”(signal lever)控制臂木式號誌機
而操控這”臂木式號誌機”的機器,就是下圖的”號誌閘柄”所控制,兩者之間需有鋼線相連,才能由A端號誌閘柄來操控位於B端的臂木式號誌機。這兩樣機器都是鐵路電器路牌閉塞式中重要的兩種重要設備。
紅色是進站,
藍色是出發。
下圖前端向左轉。就是台中港之線了,通往台中港區。
接著,小米麻糬帶領社大同學,過天橋到對面的月台去。
月台上的候車室,呈現”W”型並漆上亮麗的黃色,這是海線常見的候車室,可能海線風大吧?台鐵貼心地在月台上做這樣可以遮風蔽雨的建築。
忙碌的賴站長後來也來看我們了,並且解說了載貨的列車廂,不錯,不錯,同學都有很認真在聽講,還不斷問問題,比預期停留的時間超出很多,不錯、不錯!
還有,太多太多寶…..,先寫這樣就好。
我們最後在台中港車站裡面的候車室與賴站長來個大合照。
今天真是非常謝謝親切的台中港站賴站長的接待。